<strike id="g3xpc"></strike>

  • <em id="g3xpc"><acronym id="g3xpc"><u id="g3xpc"></u></acronym></em>
      <li id="g3xpc"><tr id="g3xpc"></tr></li>

        <li id="g3xpc"></li>

        湖北智能終端產業浪潮奔涌,已聚集一批產業巨頭

        • 商洛在線
        • 2021-06-30 09:41:31
        • 來源:湖北日報

        從加速迭代的聯想生產線,到突破“卡脖子”技術的華大智造基因測序儀;從不斷提升省內產業鏈配套能力,到產業鏈企業爭相加碼在鄂投資。

        依托芯片和顯示產業基礎優勢,湖北智能終端產業浪潮奔涌,目前已聚集華為、小米、聯想、中興通訊、比亞迪、宏鼎、寧美國度、興圖新科、富士康等一批產業巨頭。

        5G、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一波技術浪潮沖擊下,湖北的智能終端產業正吹響新的沖鋒號——大力引進智能終端頭部企業,加強與芯片、顯示、軟件等產業協同發展,全力建成全國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

        “漢陽造”銷往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下月,我們自主開發的‘鳳凰線’將投入量產,單條示范線產量可由原來的每小時300臺提升至500臺。”6月4日,聯想(武漢)產業基地負責人齊岳充滿信心地說。

        武漢是聯想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移動互聯產業基地,占據著聯想全球產能的60%。在這個超級工廠里,平均每12秒就有一部手機或平板電腦誕生,每天超過10萬部產品下線。九成產品從光谷飛往全球,行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聯想第三代手機產品包裝自動化生產線,“鳳凰線”可根據不同市場、不同機型,對包裝工藝進行自由組合適配,并通過工業物聯網技術,整合生產、設備等海量數據,實現整線數字化管理。

        去年6月,聯想自主開發的業界首條5G IoT(物聯網)自動化組裝線“量子線”投用,設備全部通過5G網絡連接。與傳統生產線相比,“量子線”的生產率提高20%,人員減少45%,產品同時交付計劃達成率提高到95%以上。

        從“量子線”到“鳳凰線”,背后是武漢智能終端產業的蝶變。目前,武漢智能終端產業年產量達5000萬臺,年產值超700億元。

        不斷攀升的,除了產業體量,還有產業高度。

        “去年,我們公司出口了1000多臺實驗室自動化設備和基因測序儀,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4日,在武漢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品質檢車間,公司副總經理李浩自豪地介紹。

        目前,能量產臨床級別基因測序儀的企業,全球僅三家,其一即是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智造,是武漢華大智造的母公司)。

        作為華大智造在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武漢華大智造主要生產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實驗室自動化設備和遠程超聲設備。今年,武漢華大智造開始量產DNBSEQ-T7基因測序儀,這是目前全球通量最高的基因測序儀。

        “基因測序技術一度被國外‘卡脖子’,曾有中國企業在采購國外的基因測序設備時,被國外企業提出抬高維修費用等無理要求。”李浩感慨,如今,這已成為歷史。

        光谷首設黃岡“飛地園區”

        1月至4月,聯想武漢基地實現產值146億元,較去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67%和42%;實現出口15.6億美元,較去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98%和12%。其中,3月的產量產值均創歷史新高,生產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整機近400萬臺。

        企業產值“登頂”的背后,離不開產業鏈頂托。

        齊岳說,跟著聯想落戶武漢的合作伙伴,都得到快速成長,形成了良好的配套圈和產業生態圈。

        在智能終端產業,以武漢為圓心,省內多地產業協同、錯位發展的大幕已拉開。

        湖北全力打造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輻射帶動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咸寧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人才集聚。伴隨武漢城市圈而來的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也為智能終端產業帶來廣闊空間。

        總投資達200億元的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正加緊建設。這是光谷首個“飛地園區”,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光谷重大項目的配套企業已相繼落戶。

        從光谷出發,向東南方向驅車約一個小時,可到達黃石開發區·鐵山區。這里正打造超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目前已引進銳科激光、赫得納米、惠晶顯示、全洋科技、晶芯半導體、聯創電子等相關配套企業。

        宜昌市新型顯示及智能終端產業集群進入湖北省重點支持的成長型產業集群行列,目前正向全產業鏈、規?;较虬l展。

        “以基因測序儀為例,它涉及光學、流體、電子等多個前沿學科領域,零部件多達數百種。”李浩說,湖北省的配套產業鏈已初步形成集群效應,目前部分產品的外殼、機架等零部件,已實現武漢本地化配套。“我們計劃通過本地企業開發和外地供應商引進等方式,在武漢布局更多配套企業。”

        智能制造布局“湖北重心”

        近年來,湖北省智能制造產業創新實力不斷增強,智能制造裝備等領域發展優勢凸顯,3D打印、工業機器人等領域技術創新水平全國領先。

        一系列技術優勢與創新動力疊加,讓李浩看到湖北、武漢發展智能終端產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武漢是大學城,高校林立,科研院所眾多,區位優勢明顯,正從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這些都賦予武漢無與倫比的產業潛力。”

        眼下,湖北省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開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重點產業鏈協同攻關。武漢提出加快產業基礎再造,著力補齊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短板,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因為業務需要,我們需要新設立一家分公司,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主動提供代辦服務。我們全程只打了個電話,就把手續辦好了。”李浩說,城市的競爭力,歸根結底就是營商環境的比拼。

        武漢是華為在全球的14個研發中心之一,也是華為平板和PC等終端業務最核心的研發中心。在華為武漢基地,這里的工程師們已經開發了很多明星產品。比如M5平板、全球首款全面屏筆記本MateBook X、MateBook X Pro,MateBook 13等。

        此外,華為還與光谷智能機器人公司庫柏特,在光谷聯合打造了華為首家智能無人售貨店。在一個形同飛碟的透明小站里,白色貨架上手機、平板、配件等品類商品整齊羅列,“售貨員”是長著靈活機械臂的機器人。下單購買一部手機,只需幾分鐘。這種新零售場景深受年輕人追捧。

        2013年底,聯想武漢基地建成投產,至今已累計創造工業產值2700多億元,累計出口300多億美元。“不斷有新產品、旗艦機型在武漢基地下線,意味著湖北和武漢在聯想集團全國版圖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齊岳說,今年,聯想計劃再投資1億元,對“量子線”“鳳凰線”等智能化項目進行推廣應用,對更多工藝流程進行改造升級。

        “目前,華大智造大部分的量產產品,都在武漢生產。”李浩說,去年10月,華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發基地”在光谷開工。“我們將不斷加大投資,重倉湖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

        推薦More

        一级A片特爽刺激高潮
        <strike id="g3xpc"></strike>

      1. <em id="g3xpc"><acronym id="g3xpc"><u id="g3xpc"></u></acronym></em>
          <li id="g3xpc"><tr id="g3xpc"></tr></li>

            <li id="g3xpc"></li>